【校長專欄】「輸」比賽不代表失敗 校長:累積經驗成為自己人生的贏家
發布時間: 2022/10/31 17:31
最後更新: 2022/11/12 16:42
最近收到一封家長來信,令我感動非常。他是我校的家長義工,而他的兒子是本校足球隊成員。在全港小學校際足球比賽中,爸爸更特地請假幫忙帶領學校足球隊出賽。在147支球隊中,我們晉身16強,創下了本校歷年的最佳成績。
在爭奪32強賽事中,我們的對手實力強勁,單看基本面我方獲勝的機會微乎其微。教練指示全隊球員全方位、全時間防守,沒有主動進攻的策略,看似消極,卻是知己知彼下最恰當的打法。面對強大隊伍的進逼,同學努力死守,最後零比零完場。意想不到的,是在互射十二碼下我們學校獲得了最後的勝利。雖不在現場,但我收到報捷的喜訊時,真的感到不可思議和興奮!
最新影片推介:
當天作為家長義工的爸爸,原計劃向僱主請假兩小時協助帶領足球隊,並心想踢完這場賽事仍趕得及上班工作。但兒子告訴爸爸:「你請半天假吧!若果大家合力取勝,今天便不用回校上課!」爸爸聽到都半信半疑,到親眼見到作為守門員的兒子,神勇地救出和射入點球後,開心激動的眼淚直奔出來,爸爸更隨即衝進球場與兒子相擁而泣。
在當年受歡迎的漫畫「男兒當入樽」的尾段,主角隊伍在全國錦標賽第二輪賽事中,就要面對連續幾屆的冠軍隊伍,主角們頂著巨大的壓力,超越自己界限,互相合作,在最後一秒把球投進籃中,擊敗皇者獲得勝利。然而,因元氣大傷,他們卻在次圈落敗。這個結局看似氣餒,但有一種遺憾美。同樣,我校在接著的比賽也16強止步,但有了寶貴的體驗,享受過場上的汗水,並能突破自己,可謂雖敗猶榮。
小時候我不喜歡比賽,因為我害怕輸,認為輸等於失敗。但成長中一次又一次經歷,我明白贏和輸只是游戲規則中衍生的必然結果,本身並沒有褒與貶的含意。勝出固然開心,但所有失敗的故事都是毫無意義嗎?那些奮鬥到最後的人的故事沒有價值嗎?相比勝負,比賽的過程、參賽者的準備和心態,才是最值得回味的。
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,無論在考試或比賽中成為「第一」,然而「第一」只有一名。我反而期望小朋友從小學習「輸」,並且明白「輸」不代表自己失敗,只是在當下有別人比自己表現得更好。從經驗中認識自己的弱點、反覆操練,積極裝備自己,便能增加獲勝機會。
現實是,也許你永遠不能在某個比賽上奪冠,但不用灰心,人生有無盡的「比賽」,當中一場最重要的比賽,是與「昨天的我」比拼。這場比賽有趣的地方是,它天天都有頒獎,當「今天的我」比「昨天的我」更好就能得勝,而這些獎牌累積起來,是一份對自我的肯定和欣賞。願我們努力面前,在自己的賽道上發熱發亮,成為更好的自己、自己人生的贏家。
hket App儲積分換獎賞︰https://bit.ly/3ClEy1R
【名師試題教室】睇片連工作紙 中英數必學單元︰https://bit.ly/3sEeM3Q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bit.ly/34FTtW9
TOPick推出「Band1學堂」,更多教育升學資訊︰https://bit.ly/3a6HT6T
撰文 : 劉強 聖公會基德小學校長